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文章 文章详情

光明日报官网发文推荐:追寻中国文化印记 用英汉双语讲述中国故事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Civilizations have become richer and more colorful with exchanges and mutual learning. Such exchanges and mutual learning form an important drive for human progress and global peace and development.

5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致辞时表示:“激发人们创新创造活力,最直接的方法莫过于走入不同文明,发现别人的优长,启发自己的思维。


秉承着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编写宗旨,由CHN Stories 推出的《用英语讲中国故事》丛书一经推出便引起了教育界、文化界的高度关注。中文的优美、英文的典雅,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中国故事而焕发出新的光彩。人们从中西文化互鉴交流中寻找共鸣,带着美美与共的精神,为世界文明续写浓墨重彩的篇章。


首师大外国语人文教育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封一函教授撰文评价,丛书的推出“为中外青少年读者在两种语言中行走,为他们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开启了一次认识中国的故事之旅……”这篇文章已发表在光明日报官方网站光明网上。


64005 - 副本.jpg

本文作者:封一函 

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人文教育研究院院长、外国语学院教授


追寻中国文化印记 用英汉双语讲述中国故事


《用英语讲中国故事》丛书(人民出版社,2019年4月版)正式面世了,这是中国文化对外译介的一个颇有新意的尝试,为中外青少年人文教育特别是为中国文化教育提供了宝贵的阅读资源。在源远流长的中华历史长卷中,撷取那些能追溯中国文化印迹的中国风物、中国习俗、中国艺术、中国成就、中国人物和中国精神的故事,并翻译成英文,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特别是为外国读者了解中国提供全新的双语版本,这对文化互通的推动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用英语讲中国故事》以故事内部发展叙述逻辑为线索,分为基础级、熟练级、提高级三册,兼顾了经典和现代题材,也综合考虑各个层面受众的语言能力、认知能力和思辨能力,为中外青少年读者在两种语言中行走,为他们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开启了一次认识中国的故事之旅。


这套双语丛书在中外文化交流、国际语言教育和文化翻译的学术资源建设等方面也具有独特和不可替代的价值。《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引发我们每个双语学习者、研究者、教育者去思考:对外国人应该讲哪些“故事”,如何讲这些“故事”;中国读者又能从英语译文或双语对照阅读中学习到甚至领悟到什么?就此而言,在那些用中英两种语言讲述的每一个事件、人物、情节、概念的背后,中文编写者的原文写作过程和英文译者的英汉语言转换过程是十分具有挑战性的。


对文化类双语作品的评价首先要关注的是译者的主体作用,包括译者的文化身份,他(她)对文本的选择、翻译策略和价值取向等翻译过程中的一系列要素。该系列丛书仅在编译团队的组合上就体现了出版人和主编的良苦用心。


胡敏先生是一位深谙英语教育之道的专家型教育机构总裁,他的编写和翻译团队实力雄厚,包括来自长期生活在中国的资深外籍专家、优秀的国学领域学者、来自教学一线的高校和中学名师,确保《用英语讲中国故事》的权威性。曾获“国家友谊奖”的保罗•怀特先生和潘维廉教授既是文化使者也是语言专家,他们对中西文化差异和翻译策略的把握了然于胸,是归化于目的语文化,还是保留其中的陌生化成分?如何归化或异化?这本身就已编就了译者行为的故事集,十分期待今后还会组织专家译者讲述他们的翻译轶事,让读者领略个中滋味。


 《用英语讲中国故事》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双语丛书,作为人民出版社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重点图书,它所设定的“中国故事”这个主题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中国文化对外译介,特别是 “中国故事”对外译介,这正是响应了中国对外开放、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国家战略,随着这套丛书的发行越来越广,一个个属于全人类的“中国故事”将渐渐深入人心,汇入中西文化交融之河。

中国故事小编    2019/08/07
公众号
中国故事公众号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