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研究院动态 美妆博主速 成指南,古代最红的博主竟然是她

美妆博主速 成指南,古代最红的博主竟然是她

2021-10-09 12:05 | 来源:中国故事网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李佳琦“oh my god”,这个国庆长假大家“剁手”了没。


在 “美即正义”的世界上,有一群人,Ta们肩负着传播美和希望的重大责任,他们是女孩子们变身时尚icon的魔法导师。Ta们就是——美妆博主。

晨起,玉指涂粉,画娥眉,细描面靥,额贴花钿,高挽云鬓,再于发间簪上艳丽的牡丹或步摇,云鬓花颜的妥当妆发是古代女子的日常基本功。


想要在个个都是精致女孩的古代,成为引领风尚的“美妆博主”可不容易。




美妆神农氏

遍试所有胭脂色号还不足以展示古代美妆爱好者们身先士卒的勇气,不断的尝试探索才能365天天天不停给粉丝种草。

不少资料显示,中国人可能是人类最早学会化妆术的群体。



《楚辞 · 大招》中有记载:易中利心,以动作只。粉白黛黑,施芳泽只。


《韩非子 · 显学》:“故善毛嗇 、西施之美,无益吾面,用脂泽粉黛,则倍其初。”





有多少女生为了一白遮百丑,苦心尝试各种美白产品?就这点而言,从古至今女性的追求还是一模一样的。

“粉白黛黑”美妆神农氏的美妆第 一步,先给皮肤涂个粉。

高粱米冷水浸泡发酵,磨成米浆,晾干后研磨成粉,用于敷面。

Believed to have originated from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facial powder—also known as foundation in modern society—was one of the most rudimentary forms of makeup at that time made with ground fine rice.

据说粉饼(也被称为粉底)起源于春秋时期,是当时最基本的化妆形式之一,用碾碎的细米制成。


妆粉刚发明的时候,用的是由梁米、粟米制作而成的粉末,但是由于米本身具有一定的黏性,所以把米粉涂在脸上,是非常不容易上妆的。

于是聪明的古人又研究出了“铅粉”,好上妆也不容易掉,唯 一的缺点,大概就是有毒......

仙女们的背后总站着无数个以身犯险的神农氏。在反复的挑战和实验中,美妆大V的独创出招牌的美容秘法,并以自身的无 敌美貌实力证明了效果。

image.png

经过“神农氏”般地钻研探索,她们摇身一变成为时尚教主,卷起一轮轮美妆风云。





热点弄潮儿


要成为一个成功的美妆博主,当然不能错过任何一件大事,逢年过节,有大事发生的时候,美妆博主们就实现了她们卓越的热点追踪能力——

唐代的腊八节,公务员们会收到皇帝赏赐的御制胭脂,拿到这款腊八限定色的美妆咖们就会作诗写文发微博展(炫)示(耀),不仅可以蹭一下热点涨粉,还可以彰显自己的身份





In the Tang Dynasty, the lipstick was comparable to the year-end prize. The Tang emperors would give various kinds of lip balm and face balm to officials on La Ri (腊日, the 8th day of the 12th month of the lunar calendar) as a token of their appreciation.

更有意思的是,在唐朝,口红堪比年终奖。唐朝皇帝会在腊日(农历十二月八日)向官员赠送各种润唇膏和润唇膏,以表示感谢。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罄下九霄。”——杜甫《腊日》

“今日蒙恩,赐臣等前件口蜡及红雪澡豆等。”—— 白居易《腊日谢恩赐口蜡状》

一些良心博主还会发长文,做一下美妆评测。让用不着宫廷秘法胭脂的人更加羡慕。

“穷溟之上,宠诏忽临……兰膏滋润,绛雪珍芳。捧持而炎瘴自消,润,饰而衰容坐变。邱山非重,草芥至微虽百其身,岂酬鸿造?无任感恩瞻恋之至!”


——李舟《谢赐新历日及口脂面药等表》





敢于创新

虽然经典款永不出错,但只有创新才能出位

为了证明自己的硬实力,美妆博主光会化得光彩照人是不够的,还要敢为人先,自创独 家秘笈。

东汉桓帝年间,大将军梁冀的妻子孙寿,是当时著 名的美妆博主,带火了多款妆容和一款发型。《后汉书》说她长得好看还善于作妖(色美而善为妖态),出门时惯用的妆扮是“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

具体来说,“愁眉”就是将眉毛画得细而曲折,“啼妆”是涂染下眼睑,看似哭红了眼眶,“折腰步”就是要摆出一副腰都直不起来的娇柔模样,“龋齿笑”就是要装作牙痛,似笑非笑、似哭非哭,如果能手托腮侧效果最好,配合折腰步,婀娜极了。


还有一款“落梅妆”,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爱美女孩。

南北朝刘宋时,宋武帝的女儿寿阳公主,生得十分美貌。有一天,她在宫里玩累了,便躺卧于宫殿的檐下,当时正逢梅花盛开,一阵风过去,梅花片片飞落,有几瓣梅花恰巧掉在她的额头。梅花渍染,留下斑斑花痕,寿阳公主被衬得更加娇柔妩媚,宫女们见状,都忍不住惊呼起来。从此,爱美的寿阳公主就常将梅花贴在前额。

后来,花钿的形状和制作材料都几经变化,各类花朵,甚至是小鸟儿的造型,都曾出现在女子眉间;金箔片、珍珠、云母、甚至蜻蜓翅膀,都被用来制作花钿。

A decorative element located on the forehead between the eyebrows, came into vogue. This element was often created using gold or silver foil, paper, fish scales or even dragonfly wings. 

一种位于额头眉间的装饰元素“花钿”开始流行起来。这种元素通常是用金箔或银箔、纸、鱼鳞甚至蜻蜓翅膀来制作的。


从这些“时尚博主”们受到追捧,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普通劳动女子对美的向往。无论生活有多少重压和艰辛,对美丽的追求依然像一道光,指引着古代女子更积极地笑对生活。

爱美的人从不会失去希望。

希望每个小仙女,无论生活怎样让你灰头土脸,依然活得精致乐观,永远用最美的样子笑对人生。


热门文章

相关书籍推荐